《史记》中刘邦形象探析

发布于 2019-05-21  426 次阅读


摘要

《史记》是中国史学和文学结合的典范,它与先秦历史散文的区别在于塑造了一批血肉丰满、形象鲜明的人物形象。刘邦作为汉朝的缔造者,对中国历史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司马迁在《史记》中对刘邦着下大量笔墨,以《史记·高祖本纪》为主,还散见于《留侯世家》、《淮阴侯列传》、《萧相国世家》、《吕太后本纪》、《樊郦滕灌列传》等篇目中。总体来说,《史记》中的刘邦既慷慨大度、善于谋略、作为君主能够知人善任、顺应民心;另一方面,它放浪形骸、心机深重、诛杀功臣。司马迁开创性的运用互现法,使得刘邦这一人物形象得到极大丰富,也为后世关于刘邦的文学创作提供了重要的形象来源。

关键词:刘邦;史记;形象

一、《史记》中刘邦正面形象探析

司马迁在《太史公自序》中写道:“子羽暴虐,汉行功德;愤发蜀汉,还定三秦;诛籍业帝,天下惟宁,改制易俗。作高祖本纪第八。”他将项羽的残暴行径同刘邦的功德进行鲜明对比,以体现刘邦的成就之高。在《史记》中,司马迁也对刘邦的正面形象进行了精细的刻画。

(一)仁爱宽厚

《高祖本纪》记载:“高祖为人,隆准而龙颜,美须髯,左股有七十二黑子。仁而爱人,喜施,意豁如也。”这段话直接对刘邦进行了静态描写,直言其仁爱之心。再如怀王老将对项羽和刘邦的评价:“秦父兄苦其主久矣,今诚得长者往,毋侵暴,宜可下。今项羽*僄*悍,今不可遣。独沛公素宽大长者,可遣。”卒不许项羽,而遣沛公西略地,收陈王、项梁散卒。”

老将认为项羽只是彪悍勇猛,不能先入关中为王,而刘邦的忠厚则可以使秦地受降。刘邦的仁爱带来的直接结果便是赢得入关伐秦的机会,这使他可以名正言顺的入关为王,赢得民心,也为今后的基业打下坚实基础。

刘邦的宽厚仁爱还体现在他多次实行“大赦”方面。如“诸故秦苑囿园池,皆令人得田之,正月,虏雍王弟章平,大赦罪人。”“用陈平计,乃伪游云梦,会诸侯于陈,楚王信迎,即因执之,大赦天下。”“及留候劝上入都关中宏,六月,大赦天下。”大赦这一行为在古代带有明显的政治色彩,但同项羽和其他君王的残暴相比,刘邦称得上是仁爱了。刘邦入关后,为取得民心,向父老豪杰宣布废除秦朝严苛的刑罚,并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由于天下苦秦久矣,刘邦的宽厚仁爱同秦王朝的苛政形成鲜明对比,自然受到百姓爱护

(二)从谏如流、知人善任

刘邦没有项羽显赫的家室与勇猛的性格,他从一介布衣,最终登顶帝王之位,极大程度上与他善于任用贤才、听从建议使有关,他在创立帝业初期汇集了一大批文臣武将,在诸多具有决断性的大事中使自己占据上风。

公园前202年,刘邦于定陶汜水之阳举行登基大典,高祖问众将领自己取得天下的原因,高起、王陵回答说,刘邦仁厚且爱护别人,项羽嫉妒贤能,所以失去天下。刘邦说:公知其一,未知其二。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他对楚汉之争进行了十分精确的总结,刘邦固然富有谋略, 但一人之力终归有限,刘邦能善用人才,不吝封赏,采纳部下建议,才让萧何、张良、韩信三人发挥了最大才能。相较之下,项羽因嫉妒贤能、刚愎自用而攻败身亡,自然无法受到百姓拥戴。

(三)临危不惧、足智多谋

当沛县被攻下后,一时间群龙无首,萧何、曹参也不敢成为民众的领导者:”萧、曹等皆文吏,自爱,恐事不就,后秦种族其家,尽让刘季。”刘邦因谦虚而推让多次,最终还是单人pei'令。同萧、曹二人相比较,刘邦是不惧怕秦的威严的,他勇于在危急时刻担当重任,也为日后领导众人奠下深厚基础。

刘邦的“足智多谋”在鸿门宴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当刘邦得知项羽要攻打自己时,立即通过“为之奈何?”、“固不知也,且为之奈何?”向张良展示自己的弱小,张良此时献出计策:“请往谓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刘邦逃跑之时,两次称呼张良为“公”,以示自己的尊敬:““公为我献之”“公乃入””。刘邦一再屈尊,降低自己身份,使得张良欣然留下为自己断后。在鸿门宴上,当项庄舞剑,刘邦生命危急之时,刘邦选择了一个最 “不光彩”的行动———逃跑。逃跑是一件令“英雄”所不齿的事情,但刘邦却更懂得“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的生存之道,瞅准机会就逃跑。“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与樊哙、夏侯婴、靳强、纪信等四人持剑盾步走,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 从小路逃回自己的军营。作为一名外交家, 刘邦懂得“有一种逃跑叫战略转移”, 面对强者,以自己的力量硬拼,无异于以卵击石,在这种情况下他通过委“曲”得以保“全”。

二、《史记》中刘邦的负面形象探析

刘邦身出草莽,凭借过人能力登上皇帝之位,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布衣皇帝,而司马迁笔下的刘邦并非完满之人,这一点是难能可贵的。 《史记》中的刘邦性格复杂,他时常以自己的权利为中心,表现出顺应潮流、慷慨大度的一面,时而阴险猜忌、冷漠寡情,下面笔者对刘邦的负面形象进行探析。

(一)好色、贪婪与无赖

《高祖本纪》载:“常有大度,不事家人生产作业。”、“廷中吏无所不狎侮,好酒及色”、“高祖每酤留饮,酒雠数倍。”从中可见刘邦在家中时不喜欢劳作、及至官位后,喜爱调戏亭中小吏、嗜酒和爱美色的特点。高祖时常去酒肆中饮酒,到年终则毁掉欠据、免除债务。司马迁用寥寥数语勾勒出了一个“市井无赖”的形象,而沛公率兵西进后的许多举动也同样印证了这一点。

《留侯世家》记载了沛公入秦宫后,见“宫室帷帐狗马重宝妇女以千数,意欲留居之”,樊哙劝解沛公无效,后经张良再次以秦灭劝谏沛公,沛公才率领军队重还霸上。由此可见,沛公并非完人,他对财物与美色的贪恋同他未起兵之前的状态是极为相似的。在《项羽本纪》中,司马迁借范增之口,对刘邦行侧面描写:“范增说项羽曰:“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好美姬。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此其志不在小。”此段既写出了刘邦贪恋财物与美色的特点,又通过沛公对二者的克制表明其决心与意志,不过尽管如此,沛公也曾因贪财好色险失性命。在彭城之战中,刘邦率领军队大肆掠夺,“收其货宝美人,日置酒高会”,而后项王趁机攻打汉军,致使刘邦战败,军队四散溃逃。

(二)冷漠、自私

刘邦之所以能成为领袖,其处理问题的手段必然过硬,而这种果断往往与他的冷淡和自私相关联。《项羽本纪》中提到了刘邦在彭城战败后逃难的情形:“汉王道逢得孝惠、鲁元,乃载行。楚骑追汉王,汉王急,推堕孝惠、鲁元车下,滕公常下收载之。如是者三。”刘邦在逃难时,为了减轻车子的重量,多次将自己的子女推下车马车,后经滕公三次下车抱回孝惠和鲁元,他们才得以生存。刘邦在当时的情境下是有其他选择的,一是和子女一同逃亡,二是让子女先行逃亡,分路后再聚集。但刘邦抛弃了对自己不利的两条道路,在亲人与自身性命之间,刘邦选择了后者,这是一个政治家的决断,同时也是一个冷漠和自私的决断。

刘邦不仅在对待子女方面冷酷无情,他对自己的亲生父亲也同样寡情。《项羽本纪》中,项王将要烹饪刘邦的父亲,告汉王曰:“今不急下,吾烹太公”,而刘邦不仅没有投降,还对项羽说出“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桮羹”这样的话。联系二人当时的环境来看,刘邦与项羽已结为兄弟,他意图用兄弟情义来绑架项羽,使项羽无法杀害自己的父亲。事实证明,刘邦的计谋是正确的。但是,这场赌局无疑存在失败的风险,刘邦用自己的父亲做赌注,是十分冷漠、且有不孝之过的。

刘邦对于父亲的冷漠并非在交战时体现,从他获得权位后对父亲的态度也可略窥一二。刘邦表面上对太公五日一朝拜,但太公家令劝太公曰;‘天无二日,土无二王。今高祖虽子,人主也;太公虽父,人臣也。柰何令人主拜人臣!如此,则威重不行’。高祖得知家令劝谏太公后,不仅没有惩罚家令,反而“心善家令言”,并以重金奖励家令。可见,刘邦内心是十分注重权势的,即使亲如家父,也要为自己的高位而让路,在刘邦眼中,亲情相对而言是淡泊的,这与他自身性格有关,与自己未显达时的经历亦有关联。《楚元王世家》载,刘邦时常带客人到兄嫂家中吃饭,兄嫂不愿,便以没有食物为由搪塞刘邦,后被刘邦识破,暗中积怨。待刘邦称帝封侯时,唯独没有封兄子刘信,太上皇为其说情,于是高祖才封其为羹颉侯。这个封号带有浓重的戏谑色彩,作为君王,刘邦的自私可见一斑,似乎不符合君王应有的风度,但刘邦乃布衣出身,“记仇”与“算旧账”虽有缺陷,但与其双重身份是相符的。刘邦的出身决定了他并非圣人,也造成了他多面的性格。

(三)狭隘、狠辣与猜忌

刘邦在取得权位后,其多疑与猜忌饱受世人诟病。司马迁在《史记》中对其有详细记述。如《淮阴侯列传》中记载,汉六年,有人上书告发韩信谋反。高帝采纳陈平的计谋,意图将韩信杀害,韩信也不禁发出“果若人言,‘狡兔死,良狗亨;高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天下已定,我固当亨!”的感慨。后被贬为淮阴侯。韩信此后常常托病不参加朝见和侍行,但因刘邦多次怀疑,韩信自知会落到“三至,必怒而自将。”的下场,最终不得不走上反叛的道路。

刘邦仅仅因为有人告发韩信有叛乱之心,便对其产生杀心。但韩信的下场并非个例,当初陪刘邦夺得天下的多位忠臣,都曾受过刘邦的猜忌:萧何受刘邦怀疑,自污名节以求保全性命、燕王臧荼、赵王张敖、代相国阳夏侯陈豨、梁王彭越、淮南王英布也一一被他杀掉或废掉。刘邦的猜疑有时是一种狭隘的体现,但在动乱纷争的年代,也不失为一种万全之策。只是如今看来,这样的手段也为其人格增添了几分狠辣。

三、总结

刘邦作为大汉王朝的开国皇帝,他所建立的汉朝延续了四百多年的时间。刘邦去世后,群臣皆曰:臣皆曰:“高祖起微细,拨乱世反之正,平定天下,为汉太祖,功最高。”从功绩来看,刘邦的成就是伟大的;从自身来看,刘邦是一个极富争议的人,他兼具多重形象于一身,也具有多面性格:宽厚、仁爱、机智、狠辣、多疑……这些形象看似毫无关联,甚至相互冲突,但正是这些不同人格相互融合,刘邦的形象才得以如此真实的展现在我们面前,而不是一个孤立的、只呈现于史书当中的名字。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W],中华书局1959.

[2]司马迁.史记?高祖本纪[M],中华书局1959.

[3]司马迁.史记?萧相国世家[M],中华书局1959.

[4]司马迁.史记?淮阴侯列传[M],中华书局1959.

[5]吴汝煜.史记论稿[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79.

[6]彭兆境.史记通论[M],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2.

最后更新于 2023-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