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遯卦之我见

发布于 2019-04-20  237 次阅读


摘要

遯卦作为《周易》六十四卦之一,是《周易》中隐匿与退避思想的代表,对“遯”字本字的研究,历代学者均有不同见解,笔者认为,“遯”字本义应为“遁”,即隐退,退避之意。笔者还从遯卦的结构、卦辞、爻辞展开,对遯卦的基本内容阐释了自己的见解。

一、《遯》卦中“遯”之本义

《遯》卦为《周易》中第三十三卦。关于“遯”之释义,各家说法不一。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遯:迁也,一曰逃也。《序卦传》曰:“物不可以久居其所,故受之以遯。遯者,退也。”这里“退”与“进”相对,作隐退、逃避之义。孔颖达《周易正义》也基本赞同这一说法:“遯者,隐匿逃避之名。”而高亨《周易古经今注》中则持不同观点。高先生认为此卦中“遯”皆借为“豚”字,当小猪讲,故“遁尾”应作“豚尾”,即小猪的尾巴。以此义释卦、爻辞,则与历代大家的说法完全不同。《序卦传》中将《遯》卦的上下卦相联系、演进,认为物不可以持久,所以需要《遯》卦至隐退、隐逸;继《遯》卦之隐逸,才可有《大壮》之壮。高先生则联系《遯》卦本身的爻辞,认为系、好、嘉、肥正反映了小猪的生长过程。

高先生于上世纪四十年代提出“遯”借为“豚”这一猜想,但一直未有出土文献得以证实,而九十年代上海博物馆的战国楚竹书《周易》篇则作“豚”字,这在一定程度上印证了高先生的猜想;而马王堆出土的帛书则作“掾”,即“援助”之意;今本《周易》大多将此字释为“遁”之义。笔者无法断定三者何为源头,但可以肯定的是,无论是楚竹书、帛书《周易》还是今本《周易》,都并非一脉相承,它们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相互印证、补充字形与释义。

就个人而言,笔者更赞同今本《周易》中“遁”的本义,原因有三。其一,“遁”更能与“恒”、“大壮”二卦相互关联。其二,从初六爻辞“遁尾,厉,勿用有攸往”看,如为“小猪”之义,则无法释通下文。高亨先生认为,古人为猪等牲畜断尾可促其生长,但这与“历”(危险)、“勿用有攸往”(不能贸然前往)是相矛盾的,仅为小猪断尾并无危险,反而可以促其生长,达到嘉遁和肥遁,但若释成“隐退时在末尾”,则危险就可以说得通了。其三,上海博物馆的楚竹书虽为“豚”字,但原文相较于今本《周易》多了“其”字,为“豚其尾”,无论解释成“隐藏”还是“退避”都可以说得通,唯独“小猪”属名词词性,无法与“其尾”组合,故高先生之说恐难成立。笔者下文的卦、爻辞均以“遁”义之展开。

二、《遯》卦的结构和卦辞

《遯》卦是《彖传》十二“叹卦”之一,《彖传》曰:遯之时义大矣哉!通过观察各个卦所对应的时间可知,十二“叹卦”中的叹作为特殊的“叹”,其所叹之“时”并非农时、月份,笔者认为应如项安世《周易玩辞》所言,这十二“叹”体现了圣人对《遯》卦与其他叹卦的一种慨叹。就此卦而言,仅用寥寥几句卦爻辞便叙出隐遁退避之理,其微言大义正与“时”的意义、功用相符合,所以圣人才会发出“遯卦所蕴含的时之意义真是伟大!”的感慨。

《遯》卦在《周易》中属于第三十三卦,为乾上艮下,下山上天。《象传》以天代表君子,山代表小人。天下为山,山的气势即将逼近天空,所以天应该“遁”。《彖》曰:“遁亨”,遁而亨也。意即隐退方可通达。从《遯》卦的卦象也可以看出,两个阴爻在下,四阳爻在上,阳爻有被阴爻渐进而上之趋势,此谓“小利贞”。整副卦辞意指君子在此情况下需要隐退,等待必要的时机再行动。但这里的隐退并非被动的退,而是有把握的、伺机而动的退。此卦阳爻位于九五,同时有阴爻六二照应,体现一切仍在阳爻的把握之中。夫子所叹之“时”应是“何时遁”的问题,遁得太早或太晚则都不利,所以要把握住时机方可对自己有利。

三、《遯》卦的爻辞

遯卦的爻辞与卦辞在论述范围上有不同之处,卦辞是从整体而言讲述君子和小人的关系,而爻辞的六爻则都描述了君子在各情况下应该如何行事。

初六:遯尾,厉,勿用有攸往。象曰:遯尾之厉,不往何灾也。这是说,退隐的时候落在后面,不前行会有什么灾祸?《象传》用反问的方式释义此爻,意在说明“何灾”即为“无灾”,占得此爻时不可前往,需退避隐匿,方能免于灾祸。此爻的“遯”是直接的隐退、隐匿,可以体现“时”的观念。阴爻位于阳位,属于不当位,主方应该立即退隐,摆脱客方。

六二,执之用黄牛之革,莫之胜说。 象曰:执用黄牛,固志也。用黄牛的皮来使人被束缚,使之无法摆脱,稳定人的志向。此爻是六爻中唯一没有提到“遯”的。据《二程集》言,六二与九五相对应,犹臣子与君王相对应,臣子不应隐遯,应用黄牛之革稳定志向。此爻表述了身为人臣应有的风范,作为君王的部下,不可主动提出退避,而应承担起国之大事,如被黄牛的皮革束缚一样保持自己的本心。此爻体现了遯卦的一个鲜明特点:“志”。遯卦的所有爻皆围绕“时”的利于不利展开,而六二爻则体现了在不利时局下仍无所退避,坚守志向和心意的风范。

九三,系遯,有疾厉,畜臣妾吉。 象曰:“系遯之厉”,有疾惫也。 畜臣妾吉,不可大事也。九三爻同样提及遯,只是这里的遯与其他爻有所不同,心中有所挂念时不能退避,导致有危险,如果畜养奴仆和臣妾,不去参与国家琐事,则可以得到吉利。此卦看似与六二相似,都是不能遯或无法遯,但细究方可发现,“畜臣妾吉”同样是一种退避隐匿之法,只是前者如初六爻一样直接隐退,即明隐;后者类似于一种“曲线”的隐退,即暗隐。正所谓大隐隐于市,白居易的生平与此极为相似。白居易早年善书讽喻之诗,在官场无大作为,又被官场小人连连相迫,无法隐退,于是他“畜臣妾”,诗酒为伴,极少关心正事,再无立功名之意。

九四,好遁,君子吉,小人否。 象曰:君子好遁,小人否也。此爻为乾,当属君子,与初六爻小人有应,讲述了善于退避的话,君子可以得到吉祥,小人则得到灾祸。从字面看,此爻讲的是君子和小人都可退避,只是结果不同。而这很显然是不符《周易》之理的,故此种释义存在错误。就《象传》而言,笔者认为君子善于退避,小人是不善于退避的。这是因为在是非决断面前,纵然有许多利益和纠缠相伴于身,君子可能会于心不忍,可能会有所犹豫,但其内心是懂得大是大非与退隐之道的,君子高尚的内心会引导他们成功退避,得到吉祥,而小人则不同,他们往往会因一时之欢而恋恋不舍,无法退避或根本不愿退避,这必然导致灾祸发生。此爻同样体现了“时”的观念,即适时而避的重要性。

九五,嘉遁,贞吉。象曰:嘉遁贞吉,以正志也。此爻与前文的六二爻相对应,选择一个好的时机退隐,是吉利的。此卦同样体现了“时”的重要性,即选择好的时机退隐。朱熹《周易本义》曰:阳刚中正,下应六二,亦柔顺而中正,遁之嘉美者也。这也体现了九五爻“中”与“正”的特点。《说文解字》:嘉,美也,善也。在受到嘉奖时或是自己功成名就时退避,这也体现了中国古代为人臣子的智慧之处。如张良在汉朝建立初期本可享重臣之位,却依然辞官归隐,这正是“嘉遁贞吉”所想表达的意味。相比之下,略无世出的韩信、智慧高超的范蠡则落得兔死狗烹的下场。无论是为官还是做事,都应在退隐方面把握好度,“遯”并非消极之遁,而更像是一种主观上的退避。

上九,肥遁,无不利。象曰:肥遁。无不利,无所疑也。《说文解字》:肥,多肉也。此爻之肥一说为“飞”之变体,取远走高飞之意。但笔者认为“肥”应取其本意之引申含义“丰饶”、“富裕”。“肥”若为“飞”,则远走高飞没有不利的。远走高飞代表“遯”的一种,退避时高飞而去,无所顾忌,但这并不符合因果联系,无所顾忌的远走高飞只是结果,原因并未阐释。相较于初六、九四爻的因果关系,此字应该作“肥”讲。只有获得丰饶的物资,才能为自己的退隐或退避攒下基础,方可获得利。

四、《遯》卦的总结

《遯》卦总体上属于《周易》中阐释隐逸和退避思想的一副卦,遯卦多从积极主动的一方展开,引导人们主动把握时机、适时懂得退避以避不利之势。此卦中蕴含着“时”的精妙观念,从审时度势、用时的重要性等方面叙述爻辞,不同的“时”有不同的退避之法,或直接隐退,或间接避匿,在“时”之中,也充分体现了人的本心和志向的重要性。依据遯卦所显出的哲理,我们可以学习到许多为人处世的智慧,并将这一优秀文化不断继承与弘扬。

参考文献

[ 1] 许慎.说文解字.北京:中华书局,1990.

[ 2] 高亨.周易古经金注.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 3] 孔颖达.周易正义.北京:中国致公出版社,2009.

[ 4] 朱熹.周易本义.北京:九州出版社,2004

[ 5] 黄寿祺、张善文 .周易译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

最后更新于 2023-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