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问题

发布于 2018-07-09  230 次阅读


一些小思考

哲学从哪来

1.哲学发生于“惊异”吗?

  1. 哲学并非完全发生于惊异。哲学源于惊异最早是由柏拉图提出来的,惊异是人的一种心理状态,是对未知事物的惊叹,如孩子第一次看火车时的惊叹。
  2. 哲学是一种终极性观念,是特殊的思想活动及其成果,而思想活动是人类有目的,有意识的心理活动。
  3. 惊异是一种惊叹,从惊叹到疑问并非必然的结果,只有从惊异中产生疑问并思考答案,惊异才具有目的性,才可能产生哲学;单单惊异是没办法产生哲学的。西方哲学的产生过程是惊异-问题-思考-观念-哲学,而中国哲学则源于对生命的忧患。

2.哲学问题与哲学的问题有何区别?

  1. 哲学问题是哲学特有的问题,是抽象的、无意识的问题,没有固定的、永恒的哲学问题。如世界观、人生观等。
  2. 哲学的问题是用哲学的方式处理的问题,哲学的问题是问题序列里最后一个问题,具有终极性、元性、不确定性,哲学的方式是形而上的思考。
  3. 哲学问题是确定的,不能用一般功利的思想去思考,它属于哲学研究领域,哲学的问题是不确定的,是各种问题的终极性问题,问题解决后就不是哲学的问题。
  4. 凡是能形而下的解决的问题都不是哲学的问题,通过思考解决的问题才是哲学的问题。

3.哲学有哪两种基本问题类型?这两种问题在何种意义上成为哲学的问题?

  1. 提出的问题和面对的问题。他们产生的前提是人类的批判性思维,提出的问题是惊异的结果,人们对未知事物的追问以求获得答案和知识。面对的问题是对人这一主题产生的疑问,寻求解决的方式。
  2. 在批判思维的影响下,深入对哲学问题进行思考,追求问题的元性、根本性,用形而上的方式思考。

4.古希腊哲学和中国哲学在哲学的问题类型上有何区别?两种哲学在思想主题上有何差异?

  1. 古希腊哲学源于对惊异的追问,属于提出的问题,中国哲学源于对生命的忧患,属于面对的问题。
  2. 哲学是人类把自己对世界的理解建立在自己思考基础上的文化形式。古希腊哲学惯于用概念和逻辑思考问题,他们的目的在于求是(追求事物本性),获得知识论,认识论;中国哲学惯于用经验与感性思考问题,源于对道的追求,安身立命之道,讲究实用。

世界

1.如何理解自然界是西方文化中的一项发明?

  1. 发明是构造出新事物或新方法的意思。在西方文化观念中,自然界相对于人这一认识主体而言,已不再是单纯的自然界本身,而是人的认识客体,人对自然界的认识是由大脑建构的。
  2. 在康德的观念中,自然界是主体建构的,而主体建构是观念的建构,所以自然世界是以终极性观念为基础的发明。

1.如何理解“哲学的奥秘在于人?”

  1. 最初哲学的目光在世界上,是把握和发现世界,这是自然哲学的任务,而人们通过把握自然科学的规律去把握社会科学的规律,把握世界的最终目的还在于理解人。
  2. 哲学是人学,哲学为人而服务,被用于解决人的生命问题,认识自我是哲学探究的最高目标,哲学为人提供终极根据“是”与终极价值。
  3. 哲学是有关于人对自身的认识,通过哲学可以探寻自己的本性,认识你自己。

2.如何理解“人不是动物”

  1. 人就是人,是一种特殊的生命存在,是一种不同于动物的生命存在。
  2. 人不是动物体现在人的超自然性上,人具有主动性,能动性,创造性,人不仅有自然性,还具有超自然性,可以对自己的生命活动起作用。
  3. 人的生命不仅是有问题的存在,还是有生命问题的存在,人可以用人的超自然方式解决问题。
  4. 人具有社会性。

3.马克思认识和理解世界的方法是怎样的?

不是通过物的方式认识人,而是通过人的生命活动把握人,个人怎样表现自己的生活,他们就怎样,人没有固定的本质。

社会

1.如何理解社会的关系本性?

社会自身的本质是人的关系,个人是社会的存在物,活动和享受是社会的活动和享受,个人表现了社会总体的社会性,不存在特殊的社会性,不管其形式如何,不是由个人构成,而是表示这些个人彼此发生联系的那些因素。

2.如何理解社会是人的存在方式?

  1. 社会的属人本性:人的存在方式。人只有在社会中,在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中才能生存和发展,社会左右着人的生存与发展。
  2. 人的全部问题都需要通过社会解决,如生病(详细)。

3.如何在思维方式的意义上理解马克思的社会观?

  1. 思维方式是一种思考逻辑,在这个意义上理解马克思的社会观,首先要有人是具有社会性这一观念为基础,不能从个体上思考问题。
  2. 社会性是人的生命本性,虽然社会是人构成的,是后天的,但他也成为了人的一种自身属性,只要是人就有社会性。
  3. 社会是人的存在方式。
  4. 社会的本质是人的关系。
  5. 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关系是人的关系的改变。

哲学通论

第一章 哲学的发生与哲学问题

一、哲学发生于“惊异”吗?

我认为哲学发生于惊异。柏拉图曾在《泰阿泰德篇》中如是说:“惊讶,这尤其是哲学家的一种情绪。除此之外,哲学没有别的开端”,“这地地道道是哲学家的情绪,即惊讶,因为除此之外哲学没有别的决定性的起点”。惊异是一种心理状态。对于未知的事物人们往往感到好奇和惊异,惊异的外在形式为哇!咦?从而人们会问“为什么呢?” 实现了从“! ?”的转变,由惊异转变成为的追问就是哲学的产生。(中国哲学并非源于惊异)

二、哲学问题与哲学的问题有何区别?

哲学问题本身是一种问题,它是哲学特有的问题,例如哲学基本问题:世界观、人性观等。哲学问题也是抽象的问题,是无意义的问题,是为了寻求一种本质的智慧的问题,如:什么是自由?

哲学的问题是需要以哲学的方式(形上之思)处理的问题。【形上之思:用抽象的思维把握现象背后的学问】

三、哲学有哪两种基本问题类型?这两种问题在何种意义上才成为哲学的问题?

提出的问题:面对的问题

1.当这两种问题是终极性问题(问题序列的最后问题)

2.当这两种问题最终决定问题的性质,具有根本性时

3.元性

四、古希腊哲学与中国古代哲学在哲学的问题类型上有何区别?这种区别决定了两种哲学在思想主题上存在何种差异?

古希腊哲学:what(向后追问深究,“是”)

中国古代哲学:how(向前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古希腊哲学: 源于对世界的惊异的古希腊哲学的主题为探索世界的本原

中国古代哲学:源于对生命忧患的中国哲学的主题为寻求人的“生命之道”。

第二讲 哲学与世界观

一、如何理解“自然界”是西方文化中的一项发明?

西方哲学起源于古希腊哲学,而古希腊哲学中的思想主题就是“探索世界的本原”,即把握自然,认识自然,把握世界之真,即世界自身之“是, 其中已经隐含西方承认世界有了这个“是”。在这里,自然界已不是自然界本身,而是西方人思想建构中的自然界。

二、西方哲学对于“世界”的观念经历了怎样的思想历程?

古希腊:认识世界和解释外部世界是古希腊哲学的根本任务。在这时,世界是主体,人是客体。世界是象征着“真理”的存在,是确定的。

笛卡尔:实现了认识论的转向,笛卡尔提出疑问:人的认识能够把握自然之本体吗?而在笛卡尔的怀疑之中,实际上已经完成了人从客体 主体(主体原来是世界,是隐含的)的转向,因为开始把注意放在人的身上。

康德:哥白尼革命,从客体中心到主体中心。在康德之前世界是一个客观存在,人要去把握规律,使人的主观符合客观。但是,康德提出:世界并不是它自身,世界是主体先天认知结构中的世界,是人观念所建构的世界。我们认识的世界只是人认知范围内的世界。

马克思:人的世界是关系中的世界。世界是不确定的,人也是不确定的,而确定的是人与世界间的一种关系,即现实世界。

三、如何理解马克思“关系存在论”的世界观对西方传统世界观的超越.

在西方传统的世界观中,是人透过窗户看世界,世界是人之外的世界,是人作为旁观者在观世界。在观世界时忽略人这一主体。但在马克思这里,重新定义了世界,“世界”就是人与现实世界的关系,而作为人对整个世界的观念而存在的世界观,要强调人的主体地位。这决定了世界观需从原来的“观世界”变为突出强调人与世界关系的“世界观”。

四、如何从人的主体性理解人的生活世界观

现实生活世界是与个体生命活动相关的世界,我们每一个人的世界都是由我们自己的活动造成的,而现实生活世界之外的世界是背景世界和潜在的生活世界。

我们每个人生活世界的丰富程度取决于个体拥有世界的范围和进入世界的强度。

五、如何从生活世界观理解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统一关系?

生活世界观是以马克思“关系存在论”为基础,强调的是人与世界的关系。生活世界本质是人的世界,是人创造的、生活着的世界。

基于生活世界观的世界观是人们对于其生活着的世界的观念,价值观是人们对其生活着的世界中的事物价值的观念,人生观是人们对其生活的观念。在其本质上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统一于人所生活的世界,实质上三者皆表达人们对其生活着的世界的观念,所以人们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内涵上是一致的,三者具有同一关系。

第三讲 哲学与人

一、如何理解“哲学的奥秘在于人”?

原来的哲学是思考世界,目的在于探索世界的奥秘,把握世界的规律,但是这是科学的任务,并不属于哲学范畴。哲学的真正奥秘在于人,哲学思考世界的目的在于理解人、认识人。正如卡西尔曾说过:”认识自我乃是哲学探究的最高目标”。

在西方哲学史中有一条隐藏的线索——人。西方虽然研究物,但通过研究物人也能更好的认识自己。而中国古代哲学则直接通过研究生命来认识人自身。

二、如何理解人不是动物?

人就是人,是一种特殊的生命体。人之所以区别动物,是因为人具有特殊性。

人的特殊之处在于他既具有自然性,也具有超自然性;既有个体性,又有社会性。

三、马克思认识和理解人的思想方法是怎样的?

1.不能用认识物的方式认识人,因为物具有固定不变的本质,而人因为其特殊性与复杂性不是固定不变的。

2.“个人怎样表现自己的生活,他们就是怎样。”马克思理解认识人,是通过人表现他的生活得来的。

四、如何从存在论上理解人的双重生命本性?

人作为一个自然生命,具有自然性,但是人同样作为文化生命,也具有超自然性。因此人的生命本质具有双重性,其中双重性指的是两种属性的重叠、缠绕和交织,并不是一半对一半的关系。

五、如何从人的生命问题上理解哲学与人的关系?

人是有“问题”的存在,人的生命本质具有双重性,自然本性带来的问题往往需要超自然性来解决。其中人特有的生命问题是关于“做人”的问题。而哲学便是人的生命问题的解决方式,从自觉与观念上解决人的生命问题——“应当”问题、“价值”问题、“生命意义”问题。

西方哲学通过追问“是”,为问题的解决提供“应当”的终极性根据;中方这下通过寻找“道”,为人生命问题提供终极性的应当。

哲学具有普遍性与个体性。哲学并非针对个体,而是社会提出的观念,个体作为社会的一份子接受哲学只能解决社会普遍问题,而人作为有差异的个体存在,具有特殊性,每个人的问题都不尽相同,所以我们需要通过自身学习哲学来解决个人问题。

哲学安顿人的生活、开启生命的智慧。

第四讲 社会、历史、文化

一、如何理解社会的关系本性?

社会的本质是人的关系。个人是社会存在物,个人的活动与享受是社会的活动与享受,体现出了社会总体的社会性。不管社会的形式如何让,社会都不是由个人构成的,而是由那些个人彼此之间发生的关系的组合。在社会分工意义上,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自身的关系都是社会性。因此,“社会不是由个人构成的, 而是表示这些个人彼此发生的那些联系和关系的总和。

二、如何理解社会是人的存在的方式?

一方面,人的全部活动都属于社会,另一方面,因为人的自身有限性与特殊性,不可能脱离社会而满足全部需求,人的需求也来自社会。人只有在社会中、在人伦中、在人与人、人与自身的关系中才能生存和发展自己,社会左右着人的生存与发展,人的问题也都是通过社会才得以解决。

三、如何在思维方式意义上理解马克思的社会观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观是实践的、历史的,它形成于人的实践与交往活动之中,社会根源于人们的生产实践,直接形成在人们的交往活动之中。社会是人们交互作用的产物,个人通过实践及其交往活动创造了社会,并使社会成为一种有机体。人在实践中创造和发展社会历史的同时,也创造和发展了自身的存在和自身的本质。

四、如何从人的生成性理解人类历史?

人类的历史其实就是人类的发展史,人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变化我们应当从人的生成与成长看待历史。人的历史生成三阶段:一、在资本主义社会之前。人的依赖关系完全是自然发生的,是最初的社会形态,在此形态下,人的生产力只能在狭窄的范围和孤立的点上发展;二、从资本主义社会到现在。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是第二大形态。在此形态下,形成了普遍的社会物质交换、人类的全面的关系需求的体系;三、未来社会。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人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人们共有的社会财富上的人们的自由个性,是第三阶段。

五、如何理解文化是具体、现实的社会历史?

文化在广义理解上被认为是蕴含人的主体因素的社会性活动及成果。因此文化即人化,本质上是属人的。并且文化是在特定的具体的历史阶段作为人的具体生存方式形成的,因此是具体而现实的社会历史。另一方面,社会历史具有文化性,只有文化才能体现社会,历史在此基础上才不会抽象。

最后附上龙女士的一篇文章。

我们为什么要学习文史哲
龙应台
人文是什么呢?我们可以暂时接受一个非常粗略的分法,就是“文”“史”“哲”,三个大方向。先谈谈文学,指的是最广义的文学,包括文学、艺术、美学,广义的美学。
文学——白杨树的湖中倒影
为什么需要文学?了解文学、接近文学,对我们形成价值判断有什么关系?
如果说,文学有一百种所谓“功能”而我必须选择一种最重要的,我的答案是:德文有一个很精确的说法,macht sichtbar,意思是“使看不见的东西被看见”。在我自己的体认中,这就是文学跟艺术的最重要、最实质、最核心的一个作用。
我不知道你们这一代人熟不熟悉鲁迅的小说?他的作品对我们这一代人是禁书。没有读过鲁迅的请举一下手?(约有一半人举手)鲁迅的短篇《药》写的是一户人家的孩子生了痨病。民间的迷信是,馒头沾了鲜血给孩子吃,他的病就会好。或者说《祝福》里的祥林嫂,祥林嫂是一个唠唠叨叨的近乎疯狂的女人,她的孩子给狼叼走了。
让我们假想,如果你我是生活在鲁迅所描写的那个村子里头的人,那么我们看见的,理解的,会是什么呢?祥林嫂,不过就是一个让我们视而不见或者绕道而行的疯子。而在《药》里,我们本身可能就是那一大早去买馒头,等看人砍头的父亲或母亲,就等着要把那个馒头泡在血里,来养自己的孩子。再不然,我们就是那小村子里头最大的知识分子,一个口齿不清的秀才,大不了对农民的迷信表达一点不满。
但是透过作家的眼光,我们和村子里的人生就有了艺术的距离。在《药》里头,你不仅只看见愚昧,你同时也看见愚昧后面人的生存状态,看见人的生存状态中不可动摇的无可奈何与悲伤。在《祝福》里头,你不仅只看见贫穷粗鄙,你同时看见贫穷下面,“人”作为一种原型最值得尊敬的痛苦。文学,使你“看见”。
我想作家也分成三种吧!坏的作家暴露自己的愚昧,好的作家使你看见愚昧,伟大的作家使你看见愚昧的同时认出自己的原型,而涌出最深刻的悲悯。这是三个不同层次。
文学与艺术使我们看见现实背面更贴近生存本质的一种现实,在这种现实里,除了理性的深刻以外,还有直觉的对“美”的顿悟。美,也是更贴近生存本质的一种现实。
假想有一个湖,湖里当然有水,湖岸上有一排白杨树,这一排白杨树当然是实体的世界,你可以用手去摸,感觉到它树干的凹凸的质地。这就是我们平常理性的现实的世界,但事实上有另外一个世界,我们不称它为“实”,甚至不注意到它的存在。
水边的白杨树,不可能没有倒影,只要白杨树长在水边就有倒影。而这个倒影,你摸不到它的树干,而且它那么虚幻无常:风吹起的时候,或者今天有云,下小雨,或者满月的月光浮动,或者水波如镜面,而使得白杨树的倒影永远以不同的形状,不同的深浅,不同的质感出现,它是破碎的,它是回旋的,它是若有若无的。
但是你说,到底岸上的白杨树才是唯一的现实,还是水里的白杨树,才是唯一的现实。然而在生活里,我们通常只活在一个现实里头,就是岸上的白杨树那个层面,手可以摸到、眼睛可以看到的层面,而往往忽略了水里头那个“空”的,那个随时千变万化的,那个与我们的心灵直接观照的倒影的层面。
文学,只不过就是提醒我们:除了岸上的白杨树外,有另外一个世界可能更真实存在,就是湖水里头那白杨树的倒影。
哲学——迷宫中望见星空
哲学是什么?我们为什么需要哲学?
欧洲有一种迷宫,是用树篱围成的,非常复杂。你进去了就走不出来。不久前,我还带着我的两个孩子在巴黎迪士尼乐园里走那么一个迷宫,进去之后,足足有半个小时出不来,但是两个孩子倒是有一种奇怪的动物本能,不知怎么的就出去了,站在高处看着妈妈在里头转,就是转不出去。
我们每个人的人生处境,当然是一个迷宫,充满了迷惘和彷徨,没有人可以告诉你出路何在。我们所处的社会,尤其是“解严”后的台湾,价值颠倒混乱,何尝不是处在一个历史的迷宫里,每一条路都不知最后通向哪里。
就我个人体认为而言,哲学就是,我在绿色的迷宫里找不到出路的时候,晚上降临,星星出来了,我从迷宫里抬头望上看,可以看到满天的星斗;哲学,就是对于星斗的认识,如果你认识了星座,你就有可能走出迷宫,不为眼前障碍所惑,哲学就是你望着星空所发出来的天问。
掌有权力的人,和我们一样在迷宫里头行走,但是权力很容易使他以为自己有能力选择自己的路,而且还要带领群众往前走。而事实上,他可能既不知道他站在什么方位,也不知道这个方位在大格局里有什么意义;他既不清楚来的走的是哪条路,也搞不明白前面的路往哪里去;他既未发觉自己深处迷宫中,更没发觉,头上就有纵横的星图。这样的人,要来领导我们的社会,实在令人害怕。
其实,所谓走出思想的迷宫,走出历史的迷宫,在西方的的历史里头,已经有特定的名词,譬如说,“启蒙”,十八世纪的启蒙。所谓启蒙,不过就是在绿色的迷宫里头,发觉星空的存在,发出天问,思索出路、走出去。对于我,这就是启蒙。
所以,如果说文学使我们看见水里白杨树倒影,那么哲学,使我们能藉着星光的照亮,摸索的走出迷宫。
史学——沙漠玫瑰的开放
我把史学放在最后。历史对于价值判断的影响,好像非常清楚。鉴往知来,认识过去才能以测未来,这话都已经说烂了。我不太用成语,所以试试另外一个说法。
一个朋友从以色列来,给我带了一朵沙漠玫瑰。沙漠里没有玻瑰,但是这个植物的名字叫做沙漠玫瑰。拿在手里,是一蓬干草,真正的枯萎,干的,死掉的草,这样一把,很难看。但是他要我看说明书,说明书告诉我,这个沙漠玫瑰其实是一种地衣,针叶型,有点像松枝的形状。你把它整个泡在水里,就会绽开。
文学、哲学跟史学。文学让你看见水里白杨树的倒影,哲学使你从思想的迷宫里认识星星,从而有了走出迷宫的可能,那么历史就是让你知道,沙漠玫瑰有它的特定起点,没有一个现象是孤立存在的。
文史哲与人文素养
素养跟知识有没有差别?当然有,而且有着极其关键的差别。我们不要忘记,毛泽东会写迷人的诗词、纳粹头子很多会弹钢琴、有哲学博士学位。这些政治人物难道不是很有人文素养吗?我认为,他们所拥有的是人文知识,不是人文素养。
知识是外在于你的东西,是材料、是工具、是可以量化的知道;必须让知识进入人的认知本体,渗透他的生活与行为,才能称之为素养。人文素养是在涉猎了文、史、哲学之后,更进一步认识到,这些人文“学”到最后都有一个终极的关怀,对“人”的关怀。脱离了对“人”的关怀,你只能有人文知识,不能有人文素养。
素养和知识的差别,容许我窃取王阳明的语言来解释。学生问他为什么许多人知道孝悌的道理,却做出邪恶的事情,王阳明说:“此已被私欲隔断,不是知行的本体了。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在我个人的解读里,王阳明所指知而不行的“未知”就是“知识”的层次,而素养,就是“知行的本体”。王阳明用来解释“知行的本体”的四个字很能表达我对“人文素养”的认识:真诚恻怛。
对人文素养最可怕的讽刺莫过于:在集中营里,纳粹要犹太音乐家们拉着小提琴送他们的同胞进入毒气房。一个会写诗、懂古典音乐、有哲学博士学位的人,不见得不会妄自尊大、草菅人命。但是一个真正认识人文价值而“真诚恻怛”的人,也就是一个真正有人文素养的人,我相信,他不会违背以人为本的终极关怀。
于是又回到今天谈话的起点。你如果看不见白杨树水中的倒影,不知道星空在哪里,同时没看过沙漠玫瑰,而你是政治系毕业的,二十五年之后,你不知道文学是什么,哲学是什么,史学是什么,或者说,更糟的,你会写诗、会弹钢琴、有哲学博士学位同时却又迷信自已、崇拜权力,那么拜托,你不要从政吧!
我想我们这个社会,需要的是“真诚恻怛”的政治家,但是它却充满了利欲薰心和粗暴恶俗的政客。政治家跟政客之间有一个非常非常重大的差别,这个差别,我个人认为,就是人文素养的有与无。

最后更新于 2023-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