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文学史(一)

发布于 2018-07-05  245 次阅读


以下内容为默写,不保证完整和正确性。

1.第一次文代会:1949年7月2日-7月19日,第一次文代会于北平召开,全名为第一次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会上毛泽东文艺思想被确立为主导思想,文艺为工农兵服务,与人民大众相结合是文艺总方针。

第一次文代会被视为当代文学的起点,成立了全国性的文艺界组织:中华全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2.双百方针:1956年5月,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上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艺方针,提倡在文学艺术和科学研究领域工作中有独立思考的自由,辩论的自由,创作批判的自由,有发表自己意见,坚持自己意见和保留自己意见的自由。双百方针符合文艺发展的内在规律,但由于1957年夏季政治形式的逆转,反右斗争的扩大化,双百方针变成了“引蛇出洞、聚而歼之”的政治手段,其带来的繁荣局面很快消失了。

作用:使得文艺界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新异色彩。

3.新民歌运动:新民歌运动是由毛泽东提倡,各级党委政府组织发动的一场群众性运动,它确立了文学为政治服务的创作理念。

作用:它被许多人视为与五四新诗传统相对立的诗歌发展的新道路。1958年大跃进期间人民群众自发的用歌曲形式表达自己的理想,歌唱自己的劳动。很多人都来创作形成了创作热潮,后来经过有组织的领导、提倡、收集,形成新民歌运动。它既有劳动人民的真是新生,又有政治上的冒进,经济上的浮夸的现象,同时追求数量上的高产,对作者队伍高度重视并迅速培养,大跃进时期扶植了不少民间歌手,他们的出现被视为工农兵走上诗坛的壮举。1959年郭沫若和周扬编选的新民歌选集《红旗歌谣》正式出版,诗坛刮起了新民歌诗风。

周扬作了《新民歌开拓了诗歌的新道路》,认为民歌是中国新诗的一条出路。新民歌运动用革命浪漫主义的手法,重于写理想、抒豪情,大量作品以非同一般的想象力和极度的夸张,表现革命的壮志豪情和美好理想。新民歌问题实质是不容置疑、讨论、选择的超出文学的问题。

4.第四种剧本:第四种剧本起源于刘川的一篇评论性文章《第四种剧本——评布谷鸟又叫了》,它打破了自工农兵以来的第四种类,是忠于生活,成于写实,真正写人,恢复了现实主义革命精神的剧本。

作用:第四种剧本与文坛上整个干预生活的潮流是一致的,尽管短暂,却有十分积极的意义,是十七年诗歌真正辉煌的代表。

两大突破: 1.对“人性”、“人道主义”禁区的突破,大胆描写人的爱情、情操、道德和复杂内心世界; 2.对只准歌颂,不准暴露禁区的突破,大胆干预生活,揭露现实生活中存在的矛盾和冲突。

代表:杨履方的《布谷鸟又来了》、越野的《同甘共苦》、海默的《洞箫横吹》、赵寻的《还乡记》等。

5.政治抒情诗:政治抒情诗是十七年诗歌的主要诗体样式。在这种诗体中,诗人以阶级或人民的代言人身份,表达对当代重要政治事件,社会思潮的评说与情感反应。在诗体形态上,以强烈的革命情感宣泄与理论式的观念叙说相结合,思辨性、政论性和鼓动性是最基本的抒情风格。在艺术结构上采用苏俄式的阶梯体样式,有洪亮而阔大的“放歌性”声音特征。

不足:以政治鼓动为目的,时代的喉舌为诗歌形态,主要以演绎政治观念的方式来创作,整体上失去了艺术探索个性,大多缺少持久的魅力。

代表人物:贺敬之《放声歌唱》,郭小川《致青年公民》,石方禹《和平的最强音》

审美规范:

  1. 强调诗歌的工具职责,强调为政治服务的直接性、主动性。
  2. 选材上直接面对重大政治事件,切近时事,和时代共脉搏。
  3. 诗中的我充分本质化,社会化,以阶级和人民的代言人身份出现。
  4. 一般都采取宏大叙事的表意策略,大气势,大篇幅。
  5. 为获取宣传鼓动的效果,在诗情表达上经常使用反复渲染,铺陈的手段。
最后更新于 2023-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