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学文献学期末体会

发布于 2019-01-01  434 次阅读


多闻阙疑,循名责实——现代文学文献辑佚与校勘实训的心得体会

在学此门课前,我对校勘与辑佚的认知仅浮于表面,或只从《文献学概要》的书本中略窥一二,“实训”二字更无从谈起。我有幸成为本课程的一名学子,经过老师与同学一个学期的讲解与实训,甚觉收获之广。作为一名中文系学生,释读与整理文献的能力是必须要培养的,否则便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在遇到某些文献时无从下手,那样我们便与普通人别无他异,实在有愧于“中文系”三字。以下是我学习此门课程的一些心得体会。

对笔记意识的培养、基本的文献学概念的认识,是我从这门课学习之初获得的经验。老师在课程开始便援引雷海宗课堂上一位学生做笔记的故事,而在此之前,我对于笔记的整理大多十分懈怠。我常认为书即笔记本,在书中补漏做记便足以,但繁多的文献学名词、文献中的词汇和系统的知识脉络使我明白了整理笔记的重要性。关于本课程的题解就蕴含如此多的知识,我记录的愈多,就愈发感到自己的无知,对知识的渴望也不断增加着。像著录、寓⽬、⾏状、钩沉、卷帙浩繁、⼘居、索引在实践中的使用、图书再版篇⽬数据、版权⻚等词汇和方法,都是我们必须要掌握的知识,它们虽然零散,看似简单,但恰是我们学习中经常疏漏的东西。但如果不学,则永远无法知晓。只有将不懂的知识系统的记于笔记并反复翻看,方知其义。如寓目即过目、行状即生平事迹,“鼓吹”原本是中性词、著录:是在编制档案⽬录时,对档案的内容和形式特征进⾏分析、选择和记录的过程。不止一门课需要记笔记,所有课程都应如此。

“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半句空。”这是老师希望我们当成座右铭的句子。无论是做学术研究还是日常工作,作为一名中文系学子,都应遵从此条,耐心踏实地坐冷板凳,刻苦地求得知识,养成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每当老师提到与文献有关的人名,总是能举出作家的生平往事、人际关系等,我认为这正是文献学意识的体现。我们若想研究文献,只有对作者的生平有详细了解,在释读和整理文献时才不至于手忙脚乱,无从考证。对于人名、地名、年代、书名,我们应该保持敏锐的眼光,加以记录和背诵。脑子里有东西,厚积薄发,才能在文献工作中游刃有余。大一学现代文学史时,大多以五四文学革命作为新旧文学的分界线,当时也未多加思考,而今经老师讲解方对其有所了解:五四文学革命不是一个具体的时间,早在之前就有很多新文学的作品出现。这也提醒了我在进行文献校对和辑佚工作时要谨慎行事,对一个问题多加思考,宁可花费时间查其本源,也决不能简单地妄下结论,这同样印证了要坐“冷板凳”的道理。

现代文学文献类型分类大体为文学期刊文献、报纸副刊、图书、手稿、日记、书信等。掌握这些文献的基本类型和特征是较难的。我大概认得日记、图书、日记等几种形式。书信已离我远之,对报纸副刊的格式也并不熟悉。老师在课堂上常常展示一些手稿、魏碑、报纸、书信等文献,为学生讲解、辨识,目前我对上述文献类型的认识已经形成一个基本体系。

这种体系的形成,还要归功于老师对编集的细致讲解。我犹记课程之初,老师从A到Z讲解了现代图书分类法,这对于我们查阅文献有极大帮助。,与此同时还列举了数十本总集、全集、选集、别集并区分了四者区别。总集即多人著作的集合,全集即一个人所有作品的全集,选集是选集:将作者部分有代表性的⽂章收集整理后,按内容或年代出版的多卷或单卷本,叫选集。 别集:个⼈诗⽂汇编,不⼀定全。在提到为现代作家编集时,我一直存在疑惑:为什么给一个人编全集,需要不停地编、不断地编?比如提到鲁迅全集,我们会发现有很多不同的版本。经老师讲解我才明白,鲁迅全集初版于1938年面世,但各个版本仍有编写的空间,可能在收录方面、注释方面各有差别;由某些出版家联名编写的全集,实质上并不能成为全集,它在某种程度上应被定义为选集。

对于索引知识,我知之甚少。老师引经据典,指出索引index的音译兼义译“引得”来源于燕京大学的引得编纂处,我认为这个翻译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信达雅的标准。老师还具体展示了鲁迅全集的索引如何应用,对我更高效的获取信息起到很大作用。

现代文学文献辑佚与校勘实训,标题如此之长,最重要的还是“实训”二字,我从这门课中收获和体会最多的都来源于此。“多闻阙疑,循名责实”的标题,正来源于老师课堂上的教诲。在文显释读工作中,有疑问的地方必须保留,谦虚谨慎的求问,使得名实相符。由于我平时认字和写字全部使用正楷,几乎不使用连笔,可以说上这门课之前,我对草书与行书的认知停滞在“零”的层面。起初释读汪曾祺的《文游台》一诗,我甚至连五言和七言都无法分清,仅能认出几个零星的字而已,实话说,见其他同学行云流水地释读,我受到很大打击。还好老师经常在屏幕上展示文献供大家释读,于是我几乎每个字都在虚心学习,没有跟上的便拍照录音,下课后一一校对。,渐渐地,虽然我仍有很多需要学习之处,但辨认文字的能力较之前得到很大提升。

我认为这学期的四次作业是训练释读能力的最好方式。在读舒新城日记的同时,既可以了解民国至新中国的历史,同样可以加强文献释读能力。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纸上谈兵终是空谈,只有实际体验,亲身参与到释读工作中,才能真正知晓释读的各种难处。和老师在课堂上一同认字时,经老师提醒,我尚可辨认出字的形状和意义,但真正接到第一次的十页作业时,我发愁许久。虽有学姐与学长的录音相辅,于我而言仍像天书般难辨。书还是画?以还是心?如果没有录音,我确实无法辨认。几天的空余时间,我坐在电脑旁仔细研读,最终还是存疑许多,不过也辨认出了一些学姐与学长们存疑的字。作为中文系学生的基本功之一,繁体字的认读是必须要掌握的。不能辨认繁简字,文献工作就无从进行。而我掌握的繁体字大多来源于《古代汉语》附录五页,约六百字,远不够释读所需,所以我每次遇到陌生字时都会查询繁简字对照表,再补至书后,待课后温习,以求不断扩充知识量。

在作业中,我听到“问题”二字读音,手迹却疑似一个问字,加以询问才得知,这个由“门”与“T”的组合是“问题”二字的合字。关于标点问题,以往的引号、书名号等方式与现今存在差别,种种知识,亲自释读后便知,否则无论如何也无法明白的。我曾因几个逗号与句号无法看清而询问学姐,得到学姐确认后才加以记录。文献的释读本应如此,工作规范必须严格,高度重视每一个标点符号,每当输入一些文字时,都应该多次校对,一丝不苟的做到门前自清,不留后患。这门课最初的目标之一就是养成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我确实学习并践行了这点,无论是文献的释读还是其他工作方面,严谨、踏实永远是我需要保持的态度,治学,本该如此。

第三次和第四次作业任务,应该是我释读能力的再一次提升。这两次作业取消录音,完全由自己辨认。起初我又回到刚刚上课时“零”的状态,大脑见到文字便一片空白,于是我静下心来,通过单个字的多次辨认和上下文的连读、猜测,独立完成了作业。在群内和课堂上询问教师和同学,虚心学习,记录多次出现的生字,减少询问的次数。第四次任务时,我已经能独立完成绝大多数释读任务,有几处小的任务需要请教老师和同学。我的释读实践,正是伴随着会-不会-会-不会的过程日渐进步,通过老师和同学的讲解不断记忆,加深认识的过程,直至今日,我认识了很多字的写法,如六、四、重等字。

现代文学文献学是一门意义极大的课程,如果可能,我真诚地希望这门课能拓展至全体中文系学生,成为本专业必修课之一。严谨、求实、、细致、宁缺毋滥、坐冷板凳……这些课内课外的教诲,定将使我终生受益!

最后更新于 2023-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