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道家道教思想在李白诗歌中的表现特征

发布于 2019-09-21  379 次阅读


在唐代,道教始终得到皇室的推崇,也对唐代文学艺术产生了深远影响。开元十二年,李白远游他地,受道士司马祯赞赏:“有仙风道骨,可与神游太极之表”入道教后,李白求仙学道,采药炼丹,期许“终南捷径”也向往神仙的自在生活。李白的诗歌思想驳杂,但受道家和道教影响较为深刻,许多千古绝唱都体现了道家道教思想,如《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梦游天姥吟留别》等。

一、自由浪漫的理想化生活

李白的的自由思想和理想化生活主要体现在游仙诗的创作中。游仙诗主要描写道教追求的仙人与仙境,或感慨人生短暂,或高歌生命追求,往往表现出超越世俗社会局限的道家思想,带有强烈的浪漫主义色彩,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道教的审美文化。

李白在许多作品中都以仙人自诩,如(《答湖州迦叶司马问白是何人》)中的“青莲居士谪仙人,酒肆藏名三十春”,《酬崔侍御》中的“自是客星归帝座,元非太白醉扬州。”。在游仙诗中,李白自我仙化的意识更加突出,他很少将自己摆在凡人的位置,而是以一种“我自为仙”“与仙平等”的态度来创作,这使得李白的诗歌常常带有一种神奇、瑰丽的色彩。《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诗人一方面把自然景物人格化,另一方面,又把自己神化,比如,“一夜飞渡镜湖月”、“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这些常人无法完成的举动,在李白的诗歌里显得飘逸、自然,这显然是对个人力量的神化;仙之人兮列如麻”,仿佛神仙们在列队欢迎“我”的到来,体现“我”与神仙身份上的平等而非仰望。当李白穿上瑰丽的云裘时,他便想象到当自己回到天上时,仙人们成群结队的表示倾慕:“群仙长叹惊此物,千崖万岭相萦郁。身骑白鹿行飘飘,手翳紫芝笑披拂。”(《酬殷明佐见赠五云裘歌》,当李白欲登华不住峰,赤松仙人将白鹿借予之,与其共赴仙境奇景:“萧飒古仙人,了知是赤松。 借予一白鹿。自挟两青龙。”(《古凤》其二十);当李白同杜甫越渡黄河,寻访道教圣地王屋山,偶遇孟大融后,他恣意挥洒笔墨,写道“所期就金液,飞步登云车。愿随夫子天坛上,闲与仙人扫落花。”《寄王屋山人孟大融》。李白诗歌中队神仙生活的描写,大体以自由、理想为特征,其中既包含道教得道成仙的丰富想象,也蕴含着道家“心与物游”的齐同境界。在李白诗歌的仙人世界中,他无拘无束,自由奔放,尽情享乐人生,“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将进酒》),他借助道家道教展开丰富想象,或乘白鹿、或登云车、或与仙人扫落花,没有天子诸侯的束缚,也无需摧眉折腰,违心背己,这同道家和道教“贵己重生”的思想不谋而合,与庄子《逍遥游》中绝对自由、逍遥的人生境界异曲同工。

从“仙境”来看,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奇幻瑰丽,典型地体现了游仙诗的审美特征。诗歌开篇便通过与瀛洲与天台山的对比,描绘出天姥山的雄奇巍峨,道出梦游的缘由,以及对天姥山的向往,奠定了游仙诗神奇迷离的基调。“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如,“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消万古愁。”其中便表现出不为财物所累,不为名利所动的潇洒与自由。从诗歌的《梦游》一诗中用“梦游形式展开叙述,也体现出诗人不受束缚的个人意志。梦相比于现实是超然的,正与道教超凡脱俗,逍遥自在的人生理想相契合。

二、热爱自然,语言朴素

《庄子知北游》:“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在遍访山水名胜中,大自然以其神奇壮观开拓了李白的视野、加之道家道教思想的影响,李白形成了他独特的山水情怀。他常歌颂自然、热爱自然,从自然中寻找灵感,《横江词六首》《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早发白帝城》《蜀道难》等一类表现大自然宏伟壮丽,抒发豪迈情感的作品最具特色。如《望天门山》,诗人用变幻莫测的神笔,描绘出天门山的雄伟壮观景象,有“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的壮丽美景,还有“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的自然美景。李白笔下的景色处处瞬息万变,捉摸不定,充满了浪漫主义的非凡想象,不仅给人以豪迈之感,也处处体现灵动之美。另一方面,以《峨眉山月歌》、《渡荆门送别》为代表的山水诗纯净明朗。《峨眉山月歌》诗中连用了五个地名,构思精巧,不着痕迹,。除“峨眉山月”以外,诗中几乎没有更具体的景物描写;除“思君”二字,也没有更多的抒情。然而“峨眉山月”这一集中的艺术形象贯串整首诗歌,意境纯澈,自然入妙,体现了道家的自然之美。《渡荆门送别》中,“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在这一联,短短十个字,作者描绘了四种景象:起伏的山岭,平坦的原野,奔流的长江,辽远的荒原。每一种景象都是那样的阔大,让人穷尽目光,思接千里给人以空间感和流动感。

道家审美追求平淡自然,以质朴之为大美。李白诗歌浪漫主义艺术特色的各种因素都是通过清新自然的语言表达出来的。他在《古风》三十五中说:“雕琢丧天真”,并以“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琢”来评价自己。他的诗语言朴素、直白,但感情真挚,如《独坐敬亭山》: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诗歌语言朴素简洁,不加雕琢,又活泼生动,音节和谐,颇有民歌风味,但又不是单纯以民歌语言为模式,而是经过加工提炼,既不失民歌语言的本色,又有含蓄精炼的特点;《望天门山》“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初看如脱口而出、毫不费力,但若深人品味,便觉意味深长、千锤百炼,使清新而自然的民歌语言风格又得到进一步的升华。

三、政治的“隐世”与“济世”

老子的“清净无为”、“功成身退”,庄子的“自然人性”,对历代才子产生了深远影响,李白也深受此影响,在“隐世”与“济世”之间徘徊。李白少有鸿鹄之志,向往官场,渴望辅佐君王成就事业,但他不苟同一班文人通过科举取仕,层层向上的政治途径。李白到处漫游访道,广交豪杰俊才,并以此当做通往仕途的“终南捷径”。(《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书》)中,李白写道:“然后与陶朱、留侯浮五湖、戏沧洲,不足为难矣”。李白敬仰陶朱和张良的以退为进,体现了老庄与儒家思想的有机结合:既积极入世,又在功成身退之时自我保全。李白为仕途曾四处奔波,但道家思想始终是他的基本信仰,求取功名与功成身退并不冲突,前者是自我价值的实现,后者乃退中求进,适可而止,自我保全。

尽管李白期望在盛唐展现自己的国人才能,但现实却使他处处碰壁。有志难伸时,他借诗歌尽情宣泄,愤怒的呐喊道:“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官场失意时,他鄙弃世俗,渴望离开尘世,隐居于世:“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他狂妄张扬,希望凭自己的声誉和才能,脱颖而出,担当大任。李白时而隐居,时而在上层社会和文人周旋,希望为自己投身政治制造影响,想走一条“终南捷径”。据《旧唐书》传“天宝处,客游会稻,与道士吴筠隐于剡中。”圊然李白的隐居与老庄不同,带着一定的政治目的,但毕竞是在老庄思想的影响下进行的。李白特别赞同老子的“功遂身退天之道”的观点,认同这种急流勇退的精神,“吾观自古贤达人,功成不退皆殒身”,只是李白万万没想到,他的仕途井没有像他想象的那么顺利他的一腔豪情只是一厢情愿,到最后还是得化成盆冷水,道家出世的思想再一次深深印刻在李白脑海中:。“行路难,行路难!多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将进酒》)这种出世思想是与诗人对现实的不满,对世俗束缚的反抗联系在一起的。

总而言之,李白功成身退的政治理想,它体现出李白的入世的态度—既积极热情又理智冷静的两个方面,体现出道家的出世哲学在李白身上产生的深刻影响以上粗略地论述了道家思想对李白的政治理想方面的影响。

四、爱民、贵民的民本思想

老庄学派尽管主张“天放”、“自然”,但并不是要统治者脱离与民众的联系,相反,他们认为察民情、顺民心才是顺乎自然的管理模式。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老子》第六十六章《庄子》继承了老子的民本主张,并将民本认识表述得更为直接。他说:“贱而不可不任者,物也;卑而不可不因者,民也··一故圣人观于天而不助,成于德而不累.出于道而不谋.会于仁而不恃,薄于义而不积,应于礼而不 庄子.在宥。李白在安史之乱时期创作的大量诗歌都反映了道家爱民重民的民本思想。《丁督护歌》中,李白用旧题别创新意,与旧题毫无牵涉。只取其声调之哀怨。此诗描写民夫拖船的痛苦,表现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吴牛喘月时,拖船一何苦。水浊不可饮,壶浆半成土。”透过诗句,我们能看见两岸冶游的富商,豪门子弟,瘦骨伶仃的船工;听到河工的劳动号子,伤心的歌声,催人泪下的呻吟。李白怀着沉痛的心情,以朴质的语言抒发自己的重民爱民思想。同样地,当李白寄宿她家,受到主人诚挚款待后写下《宿五松山下荀媪家》:跪进雕胡饭,月光明素盘。令人惭漂母,三谢不能餐。,李白的性格向来桀骜不驯,他不肯“摧眉折腰事权贵”,常常“一醉累月轻王侯”,在王公大人面前是那样地桀骜不驯。可是,对一个普通的山村妇女却是如此谦恭,如此诚挚,充分显示了李白重民的可贵品质,对底层人民的人文关怀。

五、结语

作为一名道教徒与道家文化的崇拜者,李白的传奇一生与它们结下了不解之缘,其诗歌创作也与神仙道教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李白将道家和道教万物一体、逍遥自在、仙人仙境、与自然为伍的思想融汇于诗歌之中,形成了歌极富想象、绚丽多彩、内蕴深厚的浪漫诗风,也促进了盛唐文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康怀远, KANGHuai-yuan. 李白诗文中的民本情怀与和谐意趣[J].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7, 26(1):6-11.

2李琨[1]. 李白思想辨[J]. 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05(3).

3段永升. 李白对道家道教美学思想的接受[J].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S1):43-45.

4赵丽梅. 李白的诗与道家思想[J]. 学术探索, 2011(06):112-115.

5范国岱. 论李白“尚奇”倾向的美学渊源及成因[D]. 首都师范大学, 2003.

6黄好霞. 道教与李白诗风[J]. 南方论刊, 2005(7):48-49.

最后更新于 2023-06-10